revdanielyung7007.org
基金會起源 arrow 翁牧講壇 -「篤信力行」 arrow 講章精選 arrow F - 基督徒與學識(2/2)
主選單
基金會起源
管理團隊
翁牧講壇 -「篤信力行」
資助項目
奉獻方法
財務專訊
錫安堂會肢體_懷念集
資助錫安堂會: 快訊
聯絡我們

Search
誰在線上

                                   基督徒與學識(二)

小引:上週我們講過基督徒對學識方面應有的態度:

1. 要謙卑

2. 不可以學識為偶像

3. 可以勤力追求

4. 勿受學識迷惑而拋棄信仰

今日繼續講求學之道。

1. 雖然現今有電視、電影、收音機、錄影機、唱片等可作教育的媒介,但我相信我們不會否認書藉仍然是最便宜、最方便,最收效的教育工具。

一個人要在學識上求進步,必須透過閱讀。

但是有許多人對閱讀不感興趣,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再有有規律的閱讀。

我們做一件事通常都有動機,閱讀也是一樣。例:我想讀「到底有沒有神」這本書,在一個未信主的人來說,動機是:我想知道究竟有沒有神。在一個已信主的人來說,動機可能是:增長知識,來解答未信者的詢問。

沒有動機,通常就不會有閱讀。

因此,讓我們來講幾點引起閱讀動機的事。

「利益」常常是我們作事的動機,閱讀書藉有沒有益?十分有益,對自己有益,對別人也有益,對神國度也有益,益己益人,何樂而不為。

2. 利益:

(a) 宋代學者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重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對人言亦語言無味。」

弗4‧29「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要能說造就人的好話,叫人聽見得益處,熟讀好書乃是最佳的方法。

先充實自己再充實別人,先自己得益,後再使別人獲利,特別是為人師表者更需充實自己。

(b) Dekenga帶着一個裝滿書籍的衣箱去度蜜月,他說:「要閱讀,才可以補充靈感的泉源。」

一個偉大的思想往往能觸發一個比他更偉大的思想,這就是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意思。

閱讀並思想,別人的思想能觸發自己的思想,產生靈感的泉源。不閱讀與少閱讀者就缺乏靈感的泉源。

例,滕近輝牧師:常見他閱讀,常見他思想,在他的書中見到他自己的靈感的泉源。

(c) 激勵

有一個曾任一家著名週利編輯多年的人認為傳記是最動人的普通讀物。


另一個有識之士說:「傳記中有無數實例可供他自己工作上的用處,他可以瞥見自己一生工作的目標,決定怎樣盡力來達到那個目標,怎樣克己來抑制不當的願望;他也時常可以得知神怎樣進入奉獻的生命中去實現他的旨意。」

我們受朋友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把好的傳記當為你知心的朋友,那麼,那些偉人的品格、靈性的品格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你的品格、靈性。


喻:美國有一個故事講說有一鄉鎮附近山上有一人像石,面貌莊嚴、端正,人常談論有一日會有一個像石像的人會出現,他們等待等待着。有個孩子自細小時就等待盼望見那人的來臨,常注目觀看那像,後來成為詩人哲士,到他年老時,一天有人發現,這詩人就是最像那個石像的人。

讓偉人的生命藉傳記使我們的品格潛移默化。


讀者文摘以前每期常有一篇:The most unforgettable person I have ever met(令我畢生難忘之人)。

試以耶穌為主角,以四福音為資料的同一題目的文章,我們必定會受並不淺。

(d) 作為一個基督徒,必須抽取時間閱讀屬靈書報。

聽道很好,但印象不夠深,看比聽的印象深刻,在數量方面也多,又可不太受時間的限制。

除了極少數的人能例外之外,我敢相信一個不閱讀屬靈書報的基督徒一定不會成為很偉大的基督徒,甚至想做個好一點的基督徒也難。教會不缺乏基督徒,教會缺少好的基督徒。

經常性地看屬靈書報,能使信徒靈性活潑和獲得屬靈的益處。

我們已看過閱讀的幾方面的益處:

i. 充實自己,使別人能分享自己所得益處
ii. 是靈感的泉源
iii. 作為人生的借鏡,換言之,閱讀有激勵和美化人生的功用
iv. 使靈性活潑長進

希望這些益處能成為我們多閱讀和學習的動機。

3. 閱讀該注意的事項

(a) 以聖經為辨別是非的根基

 熟讀聖經,明白聖經的原則,因以辨別作者的思想是否正確,即使是基督徒作者,仍然會有錯誤的可能,盡信書不如無書(除了聖經)。

 若以前己接受了某種錯誤思想,特別是非基督徒作者,一旦被聖經的話光照,就當謙卑放下自己的成見。

(b) 平衡的閱讀

 閱讀如同吃飯餸,若揀飲擇食,可能會營養不足,以前有些航海的人只吃肉不吃菜,不吃生果,結果血就不清,缺維他命C,有壞血病。有人只吃菜不吃肉,可能也會面有菜色。

 同樣,不要只閱讀小說,其他一概不讀,平衡的閱讀使屬靈的生命更健康。

有些作者寫得比較莊嚴些,似乎乏味些,但他的東西可能是雞精般的上品,那樣有營養,閱讀方面不宜太揀飲擇食。

(c) 除了一些特別聰明的人之外,事實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博覽群書的,即使做到也只是很表面化的,沒有什麼實益。

喻:蘇格蘭地方有一個牧師,他的牧師樓收藏了足足一萬七千本書,平時他喜歡隨便翻閱,但他的兒子談到他和他的書籍時卻這樣說:「雖然他費了許多時間心力準備他的講章,他的講章卻沒有跟他的讀書發生聯繫。」

博覽群書之後,卻把群書中的精采東西忘得一乾二淨,對己對人何益?

所以編字典的Webster 說他寧願讀通幾部好書,不願見書就亂讀。他的論點是讀到精通,勝過瀏覽千千萬萬部沒有長期價值的書籍。

英國有一個哲學家說過:「如果我像別人讀過那麼多書,我就會像他們那樣蠢了。」

一個做學生的會發現,讀通一部好書,比略讀二十部書更有心得。

所以讀書時要緊記這句古人的格言:學而不思則罔。跑馬看花固然快,但顯微鏡下看花,對花的認識比跑馬看花者對花的認識就相差很遠了。

「要細讀,不必一定要多讀」

能多讀、快讀同時又能細讀只有很少人能辦得到。

(d) 人腦非電腦,閱讀過的書的內容,日子一久就會漸忘,若閱讀時有作紅線記號或作筆記或入File(文件夾)的習慣,則那些內容就會成為可用的財產。因此,若要讀書生活成功,作筆記或入File(文件夾)乃是必須的

(e) 利用時間閱讀,培養每日閱讀的習慣

 名人抬穆說:「當我不是走着路的時候,我便閱讀。」

 許多人推說自己沒有時間讀書,那百分之九十九是自己欺騙了自己。

 我們有時間閒談、下棋、散步、看電視、電影,但我們沒有時間看書。

一本書不必一天看完,可以分成十幾天或一個月看,每次按時間許可看一些,終於會把它看完。但那些說沒有時間的人,一年不會看一部書,但那些一個月只看一本書的人,一年至少看完12本。

 有誰比衛斯理約翰更忙呢?他常常騎着馬從一個地方到第二個地方工作,有時一天走五十哩路,有時要走九十哩。他有一種在馬上閱讀的習慣,他名副其實地在馬上讀完了幾千本書(不是誇大的數目)。

如果他能在馬上讀書,我們也必須馬上讀書,怎樣讀?

a. 在巴士上、輪船上、候診室處、餐廳等飯時。

b. 馬上讀:立刻讀,使閱讀成為習慣。

結論:盼望一陣散會後,我們的圖書部陳少宏弟兄手忙腳亂,要臨時找助手來助他。

 
< 前一個   下一個 >